新黄河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日前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四场,邀请到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善虎,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连业科,山东言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旺,介绍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及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善虎介绍,企业成立于2018年12月,坐落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山东东营,是一家专业致力于高性能氧化铝纤维及系列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主持和编制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2项,核心技术不可复制,是国内首家产业化生产氧化铝纤维的企业,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打破了国际行业巨头长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公司致力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通过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纤维技术,建成千吨级国产氧化铝纤维生产线M-Nextel系列新产品的AF系列新产品和对标日本三菱公司MAFTEC系列新产品的针刺毯,作为1200℃以上高温耐材主力军,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一致好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
如今的东珩国纤,已成长为拥有25名硕士以上研发人员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他表示,下一步东珩国纤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为依据,整合资源,纵向立体拓展,由产业链的单一环节稳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由单一产业链向复合产业链发展,构建横向多元协调,纵向互补互用的新产业体系。上补产业链上游氧化铝纤维原料链,下延细分市场高端耐材产品链,实现产品价值链的深延伸、高提升。东珩国纤将不断拓展氧化铝纤维的细分应用行业,努力成为未来产业先进材料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
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连业科介绍,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芳纶纤维、芳纶蜂窝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东营市重点产业链(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是世界唯一一家芳砜纶量产企业。
中芳的芳纶研发之路始于2010年,15年来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年产2000吨对位芳纶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通过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的成果鉴定,成果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成功研发出芳纶长丝、芳纶卷曲短纤维、芳纶沉析纤维等系列新产品及其芳纶布、芳纶浆粕等下游产品。
公司“维科华”品牌对位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经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芳砜纶是我国首创、中国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耐高温纤维,填补了全球耐250℃等级合成纤维的空白,以其卓越电绝缘性和耐热性脱颖而出,打破了国外长期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特别是在国产大型客机首次引入我公司生产的芳砜纶纤维,不仅提升了乘客舒适度,更彰显了国产大型客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突破与进步。
中芳新材也是国内首家全部使用国产芳纶纤维纸研发、生产轻质、高强、阻燃、耐腐蚀、低介电等优异性能的芳纶蜂窝芯及复合材料制件的制造商。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项目《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规模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一等奖。产品在低空领域防护部件中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低空领域装备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性,还普遍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特种车辆等领域。
他表示,下一步,中芳新材将始终秉持公司“创新驱动、勤朴忠实、产业报国”的发展理念,积极嵌入到新材料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逻辑中,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难题,掌握核心技术,热情参加国际竞争,致力打造成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山东言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旺介绍,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生产、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本人为天津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博士、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于2021年在东营创立山东言泉新材料有限公司,核心智造工厂占地40亩,是国内首个纳米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量产制备商和多场景推广应用企业。
围绕“一棵树到一根纤维”的创新涅槃,公司通过生物技术对纸浆进行降解形成的纳米纤维素,依托自有专利技术,形成高的附加价值的增强材料、保湿材料、吸收材料、防油抗水材料和水/热敏感型材料,是现代农业、医疗卫生、纸基材料和宠物用品的关键性原料,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绿色环保、应用性能高效的显著特征。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由材料学、生物医药、细胞学等专业的专家团队组成,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位、教授5位、博士5名、硕士6名。自建5000平方米研发和检测实验室,并获批东营市纳米纤维素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项,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他表示,企业坚持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推动尖端的技术在现实土壤中生根发芽。言泉始终秉承“创新、实干、发展”的企业宗旨,面向纳米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方向深入研发,通过技术转化与国际认证,持续打开国际市场,探索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